課程資訊
課程宗旨與特色
★本課程不參與【零元體驗】、【滿額現折】、【課程現金券】等活動★
■家庭與親子教育115年3月7日起週六13:00-16:00計18週。(4/4.5/2.6/20停課)
教學目的
1.了解家庭與親子教育的基本理念
2.了解親子教育的影響因素
3.培養父母親子能力及子女管教策略
教學方式
小組討論
個案教學研討
實作示範或演示
期末報告/發表
課程內容
學分數:3學分
■上課時間、教學內容及進度 : 將隨同學的學習狀況調整,目前的規劃如下
1 課程架構與內容簡介(陳鶴元老師)
2 親職/親子教育理論基礎 (作1)(陳黛芬老師)
3 法則規定:家庭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兒童權利公約(CRC)等 (陳黛芬老師)
4 家庭生活--家庭資源管理(陳黛芬老師)
5 父母的親職角色與能力(陳黛芬老師)
6 夫妻攜手共教養---情緒篇/理情(林啟超老師)
7 夫妻攜手共教養—阿德勒/父母效能(林啟超老師)
8 期中報告(陳鶴元老師)
9 夫妻攜手共教養—家務分工與子女照顧(陳世佳老師)
10 子女的發展特徵與教養需求(陳世佳老師)
11 家長教養態度、方式與技巧(陳世佳老師)
12 親子情感的表達與溝通(陳黛芬老師)
13 數位時代的親子因應與學習 陳鶴元
14 案例討論—問題行為學童與親子教育(陳鶴元老師)
15 案例討論—戀愛期的子女與親子教育(陳鶴元老師)
16 案例討論—跨國婚姻家庭與親子教育(陳鶴元老師)
17 期末統整(主題、內容) (陳鶴元老師)
18 期末報告(陳鶴元老師)
■參考書籍
一、主要:
郭靜晃(2015)。親職教育原理與實務(第三版),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二、教師補充講義:
1. Philippa Perry(2020)。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2. 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 (and Your Children Will be Glad That You Did)。木馬文化
3. 藍佩嘉(2020)。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市:春山出版。
4. 各縣市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教育方案
5. 衛生及福利部社會與家庭署。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list.aspx?nodeid=30
■成績評量
一、 課堂參與 30 %(出席-18%、討論度-12%)
二、 作業 20 %(1篇)
三、 期中報告 20%
四、 期末報告 30%
■【作業須知】
1. 作業1--「我的家庭互動經驗與親子觀念」:請經由自我回顧方式,試著探索出哪些家庭互動的經驗及這個家庭脈絡如何影響了你的親子觀(e.g.你對當一個父親/母親應該是...的看法)1000字
2. 期中報告: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影片)
3. 期末報告:請針對一個家庭親子問題進行剖析,並提出多面向的親子解決策略及對未來教育現場的建議。